呼伦贝尔供电:庄稼院儿里“光伏老头儿”的幸福困惑
王庆文 梁嘉贺
“40年前我20来岁时,是十里八村儿出了名的庄稼把式,外号‘累不倒’。可是后来这庄稼院儿里的事儿我是越来越靠边儿站、越来越整不明白,直到现在成了家里只能擦擦太阳能板的‘光伏老头儿’。”
(资料图片)
2023年7月5日,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哈多河镇合兴村10组,62岁的村民秦常一手抹着后脑勺,一手指着院子里的光伏板,憨厚的笑容中很自豪又很自嘲。水平越来越高的农村生产生活电气化、机械化、智能化、清洁化,让这位勤劳朴实的庄稼汉既幸福满满又“憋屈”多多。
春种秋收科技范儿 马放南山自悠然
1981年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秦常两匹马一副犁一个胶轮马车,没黑没白地干,小日子火遍全村。“累不倒”外号也因此而来。后来家家户户都买了四轮车,农户家里的大功臣、耕地主角牛和马逐渐退出耕作,在附近山坡上悠然自得。再后来,播种机、喷灌机、收割机、脱粒机陆续登场,简直让秦常看傻眼。
“刚单干时家家都是马或牛拉犁杖耕地,一次只能耕一条垄,起早贪黑一天也耕不了多少地。现在都是大马力四轮车带五个自动铧,一次五条垄,几百亩地几天就耕种完了。以前秋收清一色的用镰刀一刀一刀地收割,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膀子疼,头晕腿软眼冒金星。全收完得一个多月。现在用收割机直接收割、脱粒、装袋,几天就完事儿,跟玩儿似的。”
秦常欣慰中也透着不小的失落:“这些东西咱也不敢上前摆弄,感觉自己刷刷存在感都很困难。”
停电成了新鲜事儿 柴垛消失山更青
说起用电,秦老汉更感慨:“通电前,家家都是点油灯洋蜡(蜡烛)。那时候都不宽裕,没钱买油买蜡了就摸黑儿。1995年刚通电那会儿电不够用,三天两头儿就停电。你看现在,铆足劲儿地用,停电反倒成了新鲜事儿。动力电都给扯到了家门口,养牛养羊饮水粉碎饲料老方便了。”
据秦常介绍,以前都是砍柴烧炕做饭,这附近的山都被快被砍成秃头了,很多山坡、山顶都光溜溜的。那时候,看谁家过得好,首先看他家有没有大柴禾垛。后来家家都是各种电器摆了一屋子,柴禾垛却没了,山上的树开始密密麻麻地自然生长,比他小时候长得还高大粗实。现在评价谁家过得好,看的是健康的身子、赚钱的路子、儿孙的日子、漂亮的房子......
秦常家里,屋顶精装扣板,墙面、地面是灰色系简朴高雅瓷砖,大容量的冰箱、冰柜里鱼、肉、蛋、菜等塞得满满登登,电磁炉、电饭锅等一应俱全,就连窗帘都是电动智能的。
但这也正是秦老汉“憋屈”的原因:“我算看明白了,属于我们这茬人的笨拙耕作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是孩子们用知识、技术、观念大展身手的时候。你看这家里的东西,不是键盘就是按钮,我根本不敢鼓捣。就连拉窗帘儿都是躺床上喊一声就成的事儿。我寻思没事儿扫扫地拖拖地活动活动筋骨吧,我那儿子又给我整来一个扫地机器人儿!倒是乐了我家猫,成了它的代步工具......”
晒晒太阳就卖电 山风成宝能亮灯
让秦常最开眼的事儿发生在2022年9月。附近的中和镇开始在山里安装风力发电机,要用山里的风亮灯热炕。村子里打造低碳小镇,儿子秦旭宝张罗着在院子里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每小时发电30千瓦,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不但自己家一年一千多的电费不用交了,每个月还能拿到200来块钱。村里好多人家都在琢磨这事儿呢!
“这回我是彻底迷糊了!过去这山里冬天嗷嗷冷能冻死人的大风,现在倒成了宝儿了。自己家用电不花钱还能卖电挣钱,还是就晒晒太阳这么简单!我这老脑筋是真跟不上溜喽......”
不过,也正是自家院子里的光伏板,让秦老汉找到了用武之地:“别的活插不上手,我就每天把这一块块板子擦得锃明瓦亮,好让它多晒太阳、多发电、多挣钱......”
送我们出门时,“咯咯哒、咯咯哒”的鸡叫声,让秦老汉眉开眼笑,很是自豪地说:“这是母鸡在告诉大家自己下蛋啦!其实在这村儿里,有一门手艺我是独一份儿,就是编筐窝篓。这村儿里百分之八十的鸡窝,都是我编的。东北八大怪中‘生下孩子吊起来’指的就是用柳条编的悠车子,那玩意我现在还会编。可惜呀,现在的孩子都用高档婴儿车,这门手艺要失传喽。”
责任编辑:江蓬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