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高管高调回应比亚迪“在一起”:不如先打一架?

2023-08-12 16:26:35 来源:小号撩车

说实话,笔者想到了无数种可能,却偏偏没有想到最终成为现实的那个可能。

长城回应了比亚迪“在一起”的倡议,没有一点煽情,也没有一丝的祝贺,有的只是正面硬罡。

8月11日上午,认证为长城汽车CTO王远力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在这样严峻的时刻,中国汽车怎么在一起?我们必须直面竞争的现实,我们不要道德绑架的在一起,我们不要被裹挟着在一起,我们不要“我跟你谈法律,你跟我谈感情”的在一起,商业还是要用商业的逻辑来解决,如果只是口头上强调在一起,那一定是嘴上蜜糖,内心砒霜,那还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资料图)

如果说这条博文还有那么点含蓄的话,下一条博文几乎就是在明面上进行回应了。

8月11日晚间,王远力又发文称: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汽车在一起的正确姿势?正如上条微博所转文章中说的,是价值观相同的企业心在一起、力在一起,而不是用民族情结的宏大叙事掩盖内心苍白。我们首先是一个法治社会,其次才是人情社会。即便打感情牌也要遵纪守法,这是底线。

此外,他还强调,2023年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已就长城汽车4月11日向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举报比亚迪秦 PLUS DM-i、比亚迪宋 PLUS DM-i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展开联合调查,让我们拭目以待!

显然,长城并没有把比亚迪的“肯定”和“致敬”当回事,也没有响应“比亚迪”在一起的号召,这份回应大有那么点不死不休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又被长城带回了公众视野中,甚至还公布了最新的进展,意味着这次的纷争远没有得到终结。

在很多网友看来,长城汽车的所作所为有点不可理喻,在比亚迪已经释放了足够善意的情况下,见好就收,或者说握手言和,可能都是事情的最佳解决方案,但长城选择了另一个比较极端的解决方案。

其实笔者从某种程度上是能够理解长城汽车为何这么做的,因为在举报常压油箱事件过后,长城和比亚迪几乎就是彻底翻脸的局面了。

如果单纯因为比亚迪抛出了橄榄枝,长城就握手言和的话,意味着此前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无用功,甚至有点“没事找事”的意思,所以对于长城来讲,选择硬罡下去,可能是对自身最好的解决方案。

其实长城说的也没错,情归情,法归法,所有的情都应该建立在合法的前提下,如果违法的话,势必要付出代价;同样,如果合法的话,也必须也有一个公道。

在评论中,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在一起”对于消费者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儿,因为这大概率就会出现前段时间抱团不降价的闹剧。“打一架”对于消费者来讲才是好事儿,毕竟这样才能进一步刺激到价格方面的内卷。

对于这种说法,笔者持保留态度,不能否认这样的说法确实有道理,但属于歪理。

首先,在一起并不是说就是抱团不降价,在一起的方式其实有很多种,可以是技术层面的合作,也可以是海外市场方面的合作;其次,过分的降价内卷,对于消费者并不见得什么好事儿,当成本压缩到一定程度无法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继续压缩的时候,部分车企必然会铤而走险偷工减料,这样即便是消费者买到了更便宜的车型,也很难带来什么出色的用车体验。

而且比亚迪“在一起”的初衷绝对不是抱团不降价,毕竟新能源车内卷,比亚迪冠军版车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是急先锋,单就说价格战的话,比亚迪并没有怕过谁,这就是规模带来的底气。

车企之间有竞争确实好事儿,但这种竞争一定要是正面或者光明正大的竞争,能够通过产品力、价格、影响力、销量等多重因素来打垮对手的话,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在产品不给力的情况下,即便是友商让出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也不见得会被自家收入囊中。

结束语

对于中国品牌来讲,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让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而且也确实实现了合资品牌的超越。

中国市场足够大,全球市场也足够大,在新能源领域内能够有所建树的不会只有比亚迪这一家车企,中国市场也不可能只成就比亚迪这一家车企。

成功没有捷径,强如比亚迪也是用了15年的时间才实现了厚积薄发,成为全球第一家新能源车型产量突破500万辆的车企;这也证明了想要成功,自身的实力非常重要,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才是王道。

少一些纠纷,多一些正面竞争,其实同样是“在一起”的一种体现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携手共进,对于车企是好事儿,对于消费者同样是好事儿。

标签: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