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圈”模式 践行“关键小事”
【资料图】
近日,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垃圾分类宣讲团走进红木林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册、面对面讲解和开展互动游戏等形式,进一步增进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
这是清源街道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举措之一。近年来,清源街道探索搭建“宣传圈”、升级“巡查圈”、扩容“志愿圈”,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专业化管理,让分类更高效、管理更精准。
街道通过搭建“宣传圈”,引导居民主动分、习惯分、准确分。为让居民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街道联合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等力量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形式,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楼门、进家门。此外,24个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楼门长、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入户宣传工作,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公益课堂、垃圾分类主题集市等。同时,借助小区居民微信群、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垃圾分类政策和环保知识。
“这个桶站的其他垃圾里混有可回收物,可以在居民投放时指导得更精准一些。”“垃圾分类桶站位置指示牌是否能放到更加显眼的位置?”这是街道垃圾分类专项小组日常巡查的一幕。
清源街道成立垃圾分类专项小组,升级“巡查圈”。建立“周巡查月考核”工作机制,针对52个小区内的垃圾桶站、大件及装修垃圾暂存点,开展14项检查,涵盖垃圾分类是否准确、公示牌是否规范、桶站周边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检查后,专项小组建立垃圾分类自查自纠台账并督促整改。针对问题较多的小区,建立薄弱清单,挂账督办。
为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街道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垃圾分类,不断扩容“志愿圈”。今年5月,枣园社区成立“枣愿”志愿服务队。前期,社区通过走访调研、招募、推荐等方式广泛动员,共吸引20余位青少年、党员等参与。社区根据志愿者个人特长及技能,将他们分为垃圾分类普法监督队、垃圾分类骨干先锋队和垃圾分类小小宣讲团3支队伍,邀请专业公司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技能培训,为志愿服务队赋能。
据介绍,下一步,清源街道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关键小事”,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标签: